杂记


拼音zá jì
注音ㄗㄚˊ ㄐ一ˋ

繁体雜記

杂记

词语解释

杂记[ zá jì ]

⒈  记载杂项的笔记;零碎的笔记。

jottings; notes;

⒉  写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miscellanies (as a type of literature);

引证解释

⒈  混杂记录。

《礼记·杂记》 陆德明 释文引 汉 郑玄 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及士之丧事。”
孙希旦 集解:“此篇所记,有与《小记》相似者,有与《大记》相似者,又有非丧事而亦记之者,以其所记者杂,故曰《杂记》。”

⒉  亦作“杂纪”。指正史以外的史料,其中包括记载异闻逸事等笔记。

《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三曰杂史,以纪异体杂纪。”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修志十议》:“凡事属琐屑,而不可或遗者……当於正传之后,用杂著体,零星纪录,或名外编,或名杂记,另成一体。”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史传之外,别有託传,始 东方朔 ;有行状,始 胡翰。碑誌杂记,皆其遗裔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历史上都写着 中国 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

⒊  文体的一种。题材多样,以记叙风景、琐事、感想为主。

薛凤昌 《文体论·杂记体》:“杂记一体,所包甚广。凡濬渠筑塘,以及祠宇亭臺,登山涉水,游讌觴咏,金石书画古器物之考订,宦情隐德,遗闻軼事之叙述,皆记也。或施之刻石,则近于碑记;或侈为考据,又近于序跋;虽综名为记,其体不一,是诚杂也。”

国语辞典

杂记[ zá jì ]

⒈  文体名。记载琐事、器物、山水等杂事。

⒉  琐碎的笔记。

如:「生活杂记」。

⒊  礼记篇名。

《礼记·杂记》唐·孔颖达·正义:「按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分为上下,义与曲礼檀弓分别不殊也。」

分字解释


※ "杂记"的意思解释、杂记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查字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有历史掌故、遗闻轶事、文艺随笔、人物评论、科学小品、志怪杂录、读书杂记等。

2., 根本性的原因,中国画的精髓是要靠旧学(狭义指历代诗赋随笔杂记逸史)的宽厚功底来滋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