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én dú
注音ㄨㄣˊ ㄉㄨˊ
繁体文牘
⒈ 指公文书信等。
英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
⒉ 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英secretary;
⒈ 公文案牍。
引宋 苏轼 《上初即位论治道》之二:“而尚书诸曹,文牘繁重,穷日之力,书纸尾不暇,此皆苛察之过也。”
元 迺贤 《赠张直言南归》诗:“文牘日冗繁,民力愈疲竭。”
清 唐甄 《潜书·权实》:“令不行者,文牘牓諭,充实衢宇,民若罔闻,吏委如遗。”
沙汀 《医生》:“面色白净,胡髭浓黑,外表活像一个办理文牍的师爷。”
⒉ 指在官府或其他团体草拟文稿的人。
引郭沫若 《黑猫》:“我们一些在省城或府城里读书的人便做了文牍。”
骆宾基 《一九四四年的事件》:“袁大德 的老家是 河北省 的 保定府 ……从前在原籍那个县份的某个乡村小学里作文牍。”
⒈ 公文书札的总称。
引《宋史·卷三五七·梅执礼传》:「比部职勾稽财货,文牍山委率不暇经目。」
近尺书 文书
⒉ 俗称担任文书工作的人。
1.于式枚原是兵部主事,才华出众,李鸿章亲自条陈为北洋差遣,有关奉章文牍多出其手,他生性耿介,宽和待人,在总督府人缘极好,李经方不好驳他的面子。
2.一切繁文缛节、枝枝蔓蔓,都是战斗力的大敌;一切繁琐哲学、文牍主义,都是高效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