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插秧歌。宋代。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宋代]: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夫抛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隻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唐代·杨万里的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 杨万里的诗(4083篇) 〕
唐代:
全祖望
十年不接麻姑酿,横海春光梦寐馀。好事更谁千里致,多情为我一尊储。
旧闻几忆长洲老,绝品宜魁曲洧书。正值江村黄叶满,旅人乘醉涤尘裾。
十年不接麻姑釀,橫海春光夢寐馀。好事更誰千裡緻,多情為我一尊儲。
舊聞幾憶長洲老,絕品宜魁曲洧書。正值江村黃葉滿,旅人乘醉滌塵裾。
元代:
邵亨贞
兵余重见元宵,浅寒收雨东风起。城门傍晚,金吾传令,遍张灯市。
报道而今,依然放夜,纵人游戏。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乱,经行处、无歌吹。
兵餘重見元宵,淺寒收雨東風起。城門傍晚,金吾傳令,遍張燈市。
報道而今,依然放夜,縱人遊戲。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亂,經行處、無歌吹。
宋代:
陈必复
江湖路远总风波,欲各山中制芰荷。
黄叶落来秋色晚,乱鸦归处夕阳多。
江湖路遠總風波,欲各山中制芰荷。
黃葉落來秋色晚,亂鴉歸處夕陽多。
清代:
龚鼎孳
贮腹书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雾飞云遣。老笔纷披姿媚出,冰洒铁梅芳泫。
高咏遍、蜀笺吴茧。六代江山文酒地,记孝侯、台畔春阴浅。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雲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台畔春陰淺。
近现代:
陈仁德
挥手凭栏意气横,狂飙浩荡扫神京。只今惟有寒鸦噪,曾伴楼头万岁声。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飙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明代:
顾璘
鹦鹉才高失帝庭,人间穷达转冥冥。久将尘土抛金紫,自慱声华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来听。笛声莫怆山阳舍,琴操期闻中散灵。
鹦鹉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将塵土抛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蔔築,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怆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