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棠之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出处《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例子地震灾后,人们都在盼望发棠之请
基础信息
拼音fā táng zhī qǐng
注音ㄈㄚ ㄊㄤˊ ㄓ ㄑ一ㄥˇ
繁体發棠之請
感情发棠之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请示赈济。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寸进尺退(意思解释)
- 改俗迁风(意思解释)
- 望尘莫及(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