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的成语故事


口是心非

拼音kǒu shì xīn fēi

基本解释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暂未找到成语口是心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是心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嘘寒问暖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章甫荐履 《文选 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藏形匿影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