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兵秣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厉兵秣马。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bīng mò mǎ
注音ㄕㄨ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体束兵秣馬
感情束兵秣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近义词厉兵秣马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殊途同归(意思解释)
- 服牛乘马(意思解释)
- 放牛归马(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为所欲为(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人不眨眼 | 本来是禅宗用语。 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 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
自暴自弃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