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成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出处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基础信息
拼音wǔ bù chéng shī
注音ㄨˇ ㄅㄨˋ ㄔㄥˊ ㄕ
繁体五步成詩
感情五步成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近义词七步成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学贯中西(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生 有命(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卵与石斗 |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 。 |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 角巾素服 | |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 。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