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例子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刘征泰《苏步青》)
基础信息
拼音yī yǐ guàn zhī
注音一 一ˇ ㄍㄨㄢˋ ㄓ
繁体一以貫之
感情一以贯之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 (意思解释)
- 天缘凑合(意思解释)
- 报雠雪恨(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