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坊曲名。《梅苑》词作《望梅花令》。
唐教坊曲名。《梅苑》词作《望梅花令》。
唐教坊曲名。《梅苑》词作《望梅花令》。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越岭寒枝香自坼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平仄韵
此词若照孙光宪平韵体,亦宜上下各三句分段。但《花间集》旧本刻作单调。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离人边塞情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读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此词用平韵,亦无他首可校。以下三体字句迥异,但调名相同,故类列于后。
寒梅堪羡堪羡轻苞初展被天人制巧妆素艳群芳皆贱碎剪月华千万片缀向琼枝欲遍
中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仄平平读仄仄平仄仄韵平平平仄韵中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蒲宗孟二词见《梅苑》,较唐词迥异。
一阳初起暖力未胜寒气堪赏素华长独秀不并开红抽紫青帝只应怜洁白不使雷同众卉
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韵
此词前后段第三五句不用韵,与前词异。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坱放鹤天空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凭高望笑掣金鳌
中仄平平中仄韵平中中读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中仄韵仄仄平平句
按《鸣鹤馀音》无名氏词六首,其二首前后段第二句、结句俱作六字,因词俚不录。又四首字句俱与此同,惟前段第一句“密密彤云覆地”,“密”字、“覆”字俱仄声。第二句“搜己过、不教自乱”,“己”字、“自”字俱仄声。又“疏篁外、柴门从闭”,“柴”字平声,又“蓬蓬然、朔风又起”,“然”字平声。第三、四句“饥则求餐,渴而索饮”,“饥”字平声,“渴”字、“索”字俱仄声。第五句“才是转身慵起”,“才”字平声,“转”字仄声。又“只管改头换面”,“换”字仄声。第六句“要得免”,“要”字、“得”字俱仄声。第八句“问人间、甚物堪比”,“问”字仄声,“人”字、“间”字俱平声,“甚”字、“物”字俱仄声,“堪”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好把尘缘拂散”,“好”字仄声,“尘”字平声,“拂”字仄声。第二句“忘惊悸”,“忘”字、“惊”字俱平声。又“教神仙、别无手段”,“仙”字平声。第三、四句“地久天长,虚心实腹”,“地”字、“实”字俱仄声。第五句“射透玉炉金殿”,“射”字仄声。又“难免韶华易换”,“韶”字平声,“易”字仄声。第六句“气神炼”,“气”字仄声,“神”字平声。第八句“希夷理、说与一遍”,“希”字、“夷”字俱平声,“说”字、“与”字俱仄声。又“去朝元、得居仙馆”,“元”字、“仙”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词中连用两仄声字者,或上去,或去上,从无两上声两去声者,宋元诸词可證。此词两结俱用上去两声,最合。
浮世无边尘累。勘破幻缘能几。亿劫冤亲,千生契识,薄似片云情义、空自愧。
奸巧机关逞英雄,徒增业翳。用尽深谋诡计。奔竞是非名利。
造物无私,灵台自昧。苦海沉津如炽、净抛弃。野水疏林绝行踪,月明风细。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坱。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
凭高望。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
时问葛陂龙杖。更准备、雪中鹤氅。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
无尽藏。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