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明代都穆
都穆

都穆

[ 明代 ]

都穆(1458—1525)明代大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玄敬,一作元敬,郡人称南濠先生。原籍吴县相城(今苏州市相城区)人,后徙居城区南濠里(今苏州阊门外南浩街)。少与唐寅交好,有说牵涉于唐氏科举之案。弘治十二年第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礼部郎中。主要著作为《金薤琳琅》、《南濠诗话》。

个人成就

穆好学不倦,尝奉使至秦中,搜访金石遗文,拓印缮定,作《金薤琳琅录》20卷。又富藏书,每得异本,则向人夸示以为乐趣。都穆对于书画的收藏兴趣源于其先祖的喜好,他尝自言:“余自高祖南翁以来,好蓄名画。闻之家君云,妙品有《吴道子鱼蓝观音像》、《王摩诘辋川图》、《范宽袁安卧云图》,惜今不存。”所撰写的《寓意编》是此期吴门地区出现的书画著录中重要的一部。《寓意编》明时未曾刊刻,却在鉴藏家间广为传抄,至清始付梓。现所见《寓意编》后有清人陆恒一跋,叙其原委:

有明都元敬先生,博雅好古,黄伯思、董广川一流人也。所著《金薤琳琅》,世皆有,独其《寓意》一编,殆仿米芾《书画史》,而作者抄白流传,亥豕杂出。近偶得曹秋岳先生家藏善本,即据以入梓。

都穆的《南濠诗话》,是有明一代较为著名的诗学批评著作。他在《都公谈纂》中提到的明代名臣于谦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故事,常被后人引用;他的诗句“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也常被后人诗话提及。他的好学求实,考据疑义,多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对我国西北地区山川形势、故宫遗壤的考察,对金石遗文的搜访,都有益于后世。都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对秦始皇皇陵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当今考古学者实地勘察测量证实,都穆在《骊山记》对始皇陵的记载非常确切,没有臆度和虚构,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都穆另著有《周易考异》、《使西日记》、《游名山记》、《史补类抄》、《史外类抄》、《听雨纪谈》、《玉壶冰》、《铁网珊瑚》、《吴下冢墓遗文》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透碧霄·舣兰舟
宋代查荎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叹人生、杳似萍浮。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洲。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宋代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征鸿过尽秋容谢。卷离恨、还东下。剪剪霜风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簇渔樵舍。

芙蓉城里人如画。春伴春游夜转夜。别后知他如何也。心随云乱,眼随天断,泪逐长江泻。

两汉李陵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咏莲
宋代杜衍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五代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夜坐
宋代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