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明代顾可久
顾可久

顾可久

[ 明代 ]

(1485—1563)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与新,号洞阳。顾可学弟。正德九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初官户部员外郎。议大礼两遭廷杖。出为泉州知府,后以广东按察司副使放归。好染翰作钟、王书,得其精髓。亦喜作诗,有《洞阳诗集》。

人物经历

顾可久,顾信之孙,顾可学之弟。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十四年(1419)二月,因上书劝阻武宗“南巡”而遭廷杖,并被贬至国子监当学正。世宗即位后,起用前朝贬斥的谏臣,顾可久拜户部员外郎。嘉靖三年(1524)七月,又因和众臣上疏抗言,并参加左顺门跪谏,再次受杖刑。顾可久为官耿直,敢于直谏,与同邑杨淮、黄正色张选被誉为“锡谷四谏”、“嘉靖四忠”。不久,他受到世宗帝的宽宥,升为户部郎中。嘉靖五年(1526),出任福建泉州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调任江西赣州知府,旋升广东按察副使,并兼管海南岛防务。到任后,他遍访海南各地,了解民情,勘察地形。凡关隘、险阻、冲要,连同海港、山川一并绘制成图,一一加以注说,编制成《琼州府山海图说》2卷。他在琼州还曾多次主持乡试,察识选拔人才,海瑞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后遭豪强和权臣中伤而被勒令辞职。顾可久回到无锡后,在西水关外修筑别业“清溪庄”(又名“绿萝庄”)。嘉靖三十三年(1554),与邑人张选、王问华察等复举碧山吟社之会,赋诗论文,诗酒唱和。著有《洞阳诗集》20卷、《唐王右丞诗集注说》6卷及《李杜诗体略》等行世。嘉靖四十年(1561)病卒于家,终年76岁。隆庆三年(1569),应天巡抚海瑞奏请朝廷并捐俸,于无锡惠山寺塘泾建造顾可久祠,次年落成。万历元年(1573),海瑞亲临无锡谒祠,并作《谒先师顾洞阳公祠》诗,此文后由顾可久的后裔、清朝官吏、书法家顾光旭书写并刻成石碑。

顾可久擅小楷,师法钟繇、王羲之,尽得其髓;亦工诗,初学李白杜甫,中年崇陶渊明,晚年追求王维风韵。他的赋“文词宏尔雅,本之庄周氏”。著有《在署草》八卷,《在疚草》二卷,《温陵集》六卷,《虔州草》一卷,《珠崖草》一卷,《在涧集》十九卷,后总汇诸集为《洞阳诗集》二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透碧霄·舣兰舟
宋代查荎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叹人生、杳似萍浮。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洲。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宋代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征鸿过尽秋容谢。卷离恨、还东下。剪剪霜风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簇渔樵舍。

芙蓉城里人如画。春伴春游夜转夜。别后知他如何也。心随云乱,眼随天断,泪逐长江泻。

两汉李陵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咏莲
宋代杜衍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五代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夜坐
宋代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