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汪广洋汪广洋的诗词
汪广洋

汪广洋

[ 明代 ]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汪广洋的诗词

再过西省

〔明代〕 汪广洋

云集款芳渚,星言送去轺。敢烦君命重,不惮宦途遥。

故邑将期到,西山复见招。簿书如易就,当别在明朝。

赠孙炎

〔明代〕 汪广洋

拜命趋侯府,持书出省曹。宦游千里外,公论一时高。

晓日鸣珂佩,晴天簇羽旄。暂为东楚别,且醉太平皋。

祖席陈麟脯,宾筵集凤毛。清歌来窈窕,名酒挹葡萄。

好奋云中鹄,须持海上鳌。赠言良在耳,极意对挥毫。

野色薰青草,澜光滟碧桃。徘徊瞻鹊喜,彷佛及蚕缫。

畴昔成戎服,陪行拥战艘。每同登虎帐,恒得进龙韬。

况复膺新宠,休云任独劳。汉廷思贾谊,晋室望山涛。

多事烦经济,群情慰郁陶。抚摩深见托,佐理未为叨。

周道期回辙,强弓拟载櫜。豺狼终见化,蜂虿亦何逃。

陋巷腾欢笑,交衢绝恸号。九华应远待,飞翠照恩袍。

宿嘉祥县

〔明代〕 汪广洋

落日临兹境,萧条太古初。十年逢水溢,一县尽巢居。

地迥鱼龙盛,山空草木疏。渺无涯涘处,何以事耕锄。

答友人军中诗韵 其二

〔明代〕 汪广洋

楼船江上驭飙轮,岂但西南解战尘。锦帜插天分列雾,铁衣环日灿披银。

襄樊只合归王土,雅颂终当赋荩臣。幕下从官谁得意,陈琳草檄最清新。

过通许

〔明代〕 汪广洋

广西少年轻学文,学武游远从北军。檄书催渡蔡河水,广西少年同日死。

黄沙滂滂河水浑,髑髅锁血埋腥魂。惟有当时战残铁,夜夜寒芒烛华月。

秋思

〔明代〕 汪广洋

黄牛洲前黄叶飘,棹人歌断浦云遥。柳枝络马閒居士,忆著扬州廿四桥。

灌溪上

〔明代〕 汪广洋

兰叶青青水满溪,绕溪花落有莺啼。天南莫讶无霜雪,二月渐渐麦秀齐。

过泰山

〔明代〕 汪广洋

绝顶望神州,淋漓紫翠浮。天低众山小,星拱一峰秋。

云气成龙虎,岚光荡斗牛。北恒与西华,引领日东头。

马当山

〔明代〕 汪广洋

江畔山无数,马当青出群。坡陀支急水,盘礴抗浮云。

怪木悬春雨,幽花丽夕曛。缅思开辟际,光岳肇初分。

句曲山中

〔明代〕 汪广洋

闻说昌阳可引年,便从句曲种秋烟。茅家兄弟如相识,赠我明珠百颗圆。

答吴左丞见寄登滕王阁诗韵并序 其二

〔明代〕 汪广洋

雉堞岩岩江水头,芙蓉香净浦云收。旧时歌舞空遗迹,此地襜帷重久留。

历历鸟鸣秋苑树,斑斑人上夕阳舟。数峰老翠檐前落,想见当初帝子游。

銮舆春日幸钟山寺

〔明代〕 汪广洋

道林灵刹拥祥光,法驾来临日载阳。五色云中环雾旆,万年枝上发天香。

风传鸣鸟笙竽合,石荫垂萝紫翠凉。拟对明时歌胜事,愧无词赋续班杨。

长夏

〔明代〕 汪广洋

凉挹溪山爽,翚飞省署新。莺声清过耳,草色绿愁人。

浊酒传杯重,乌丝界纸匀。吾儒公事毕,聊复暂怡神。

浙右苗帅率猺獠来归右司王恺往慰之因其回作诗以赠

〔明代〕 汪广洋

昭代垂洪业,皇风被远人。三苗驯礼化,五岭净烽尘。

况值来归际,宜加抚慰谆。兹行关国政,重选得儒臣。

陆贾曾通越,张仪每到秦。秖应谈寸舌,孰与布深仁。

羽檄通宵下,星麾介晓陈。冒云扳石磴,乘月渡溪津。

崖气沾衣湿,藤枝刺眼新。野人争共看,属吏候相亲。

远道经踰月,遐征未浃旬。只今全补报,曷敢后艰辛。

外阃趋迎久,初筵礼数频。片言垂恳恳,百诺进循循。

上日回丹旆,高秋拥画轮。麒骝惊过电,猺獠集悬鹑。

归拜彤庭晓,徐回玉殿春。启居亲顾问,献纳赖咨询。

将命功堪赋,来宣事绝伦。为君歌雅颂,想像画麒麟。

岭南杂录(十首)

〔明代〕 汪广洋

谁跨鲸鲵斩断虹,海波飞立瘴云空。

阇婆真蜡船收澳,知是来朝起飓风。

咸阳道中

〔明代〕 汪广洋

五陵原上路漫漫,瘦马行吟日半竿。归思好如南去雁,强冲风色过长安。

夜分

〔明代〕 汪广洋

好雨涤烦暑,夜分浑是秋。沙明疑见雪,月上可行舟。

凉气侵床榻,清风入柁楼。浣花村里客,只合住沧州。

征妇词

〔明代〕 汪广洋

夫当戍关塞,妾重事姑嫜。见月惊离别,裁衣欲寄将。

泪先金剪落,心逐茧丝长。想得仓庚语,归时日载阳。

寄崔元初

〔明代〕 汪广洋

晴轩种竹罢,好月到窗时。

坐我长松下,歌君流水诗。

暮田归野雀,清雨落山葵。

偶遇南来使,殷勤寄所思。

浈阳峡

〔明代〕 汪广洋

洒面凉风吹酒醒,野猿长啸树冥冥。短篷已过浈阳峡,两岸云山不断青。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