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正民李正民的诗词
李正民

李正民

[ 宋代 ]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 李正民的诗词

和孙邦求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回首宣城一梦间,黄公垆畔记前欢。故交十载穷空谷,得路三人到广寒。

韩愈应须拜东野,钟仪未必困南冠。平津晚佩黄金印,稳步青云兴始阑。

寄彦章内翰

〔宋代〕 李正民

少希端木赐,遇事多臆度。老矣智虑衰,所见颇疏略。

都将几许铁,铸成一大错。归来自悔咎,俛仰怀愧怍。

经营水云居,逝将老寂寞。为欠草堂资,此计殊牢落。

欣闻故人近,铁瓮罗戟槊。坐览江山胜,守彼北门籥。

尝观万卷书,素号精且博。尔雅偶未熟,遂中蟛蜞恶。

那知谢太傅,雅志在丘壑。䆉稏连百顷,场圃正收穫。

黄花已经霜,馀英犹烁烁。仍携缥缈人,有酒可斟酌。

老拙失所望,宛如鱼在涸。鬼笑伯龙贫,人忧颜氏乐。

海濒富虾菜,尚有骄藜藿。妄意苕霅间,数亩躬耕凿。

相望幸不远,鄙吝资发药。扁舟泛烟波,乘兴聊一噱。

送明仲舍人知邵州

〔宋代〕 李正民

凛然气节压冰霜,经岁朝绅惹御香。吾道难行惊俗眼,斯文将堕振颓纲。

他年致主千秋鉴,此日荣亲太守章。父子相仍居两省,莱衣归奉冻醪觞。

题大安驿诗大安驿距信州分水岭二十五里壁间有鲍娘题诗云鸡声哽入江南路柳暗莺残别是春因题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平生未省历瓯闽,叠巘层峰困旅人。珍重鲍娘诗句好,江南别是一家春。

寄元叔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十年出处略相同,名在丹台第几重。欲富未能求五牸,为贫聊且受三钟。

寒灰复焰惭安国,穷鬼何知笑伯龙。泛宅浮家苕霅上,一觞一咏可从容。

南归 其四

〔宋代〕 李正民

黄童白叟喜相迎,底事吴侬亦有情。绝域归来真异事,幸逢西北罢戈兵。

寄题史伯鱼读书堂

〔宋代〕 李正民

臧室翻经何太漫,邺侯万轴新堪玩。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览史 其三

〔宋代〕 李正民

司马万事只称好,司空老矣三宜休。处世何庸誇蹇蹇,济时无术早抽头。

南归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沦身绝域久睽孤,投老归来鬓发疏。不但高人能笑我,此生安敢食鲈鱼。

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病思愁肠叵奈何,新诗无复苦磋磨。欣闻郢客阳春曲,罢唱吴侬小海歌。

幽径雨馀芳草绿,小园风静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叹朋簪不我过。

福廷村

〔宋代〕 李正民

云海茫茫天一涯,田园芜没竟何归。福廷自可求灵药,夜月虚传掩少微。

莫讶长须寻不得,只缘双鲤别来稀。三间茅屋何时办,白发相看傍钓矶。

早春次韵 其五

〔宋代〕 李正民

画梁将宿燕,杨柳欲藏莺。贤杰筹前箸,寰区望洗兵。

悬鹑空自愧,磨楯敢言情。闻说山西将,扬威正启行。

早春次韵 其四

〔宋代〕 李正民

佳人思燕燕,公子眷莺莺。酒户如悬磬,诗坛未息兵。

林花还自发,巢鹊岂无情。好泛清溪曲,扁舟尽日行。

久雨不解次韵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雪后仍霖雨,闲中积旅愁。雷车声忽转,云阵湿难收。

坐久频摇膝,诗成苦掉头。静观身世事,泛泛一虚舟。

杂诗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海岸收残雨,西风放晚晴。霜林红未脱,寒草绿犹生。

老觉光阴速,闲观世累轻。端忧多暇日,憔悴庾兰成。

早春次韵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春色方薰草,南来未见莺。身闲聊适野,志弱敢论兵。

落落松筠质,欣欣桃柳情。不妨联骑出,蛮榼亦携行。

早春次韵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平原齐吐麦,幽谷未迁莺。王者虽无战,元戎盍治兵。

山川羁客恨,桃李故园情。何处花先发,篮舆取次行。

杂诗 其六

〔宋代〕 李正民

野岸营茅屋,修篁出短篱。纸窗迎暖日,石砚结冰凘。

种菊陶元亮,栽松杜拾遗。田园已芜没,飘泊竟何之。

挽曾公衮宝文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际会光华旦,传家各有人。荣名今已矣,陈迹重悲辛。

曷报生刍礼,难留玉树春。隼旟空望断,清泪落衣巾。

挽沈伯华

〔宋代〕 李正民

望出东阳裔,蝉联济美材。海邦歌政化,泽国早归来。

甲第朱门掩,佳城白日开。松风九原陌,薤露有馀哀。

首页  9 10 11 1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