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正民李正民的诗词
李正民

李正民

[ 宋代 ]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 李正民的诗词

寄霅上故人

〔宋代〕 李正民

交流苕霅转城闉,尚想汀洲咏白蘋。择胜已居莲社界,归耕恰及杏花春。

彫胡映盌抄云子,鲙缕堆盘破玉鳞。鲑菜腥咸何足道,未应回首海之滨。

简邦求宗博

〔宋代〕 李正民

荆州清德畏人知,况值中原战鼓鼙。公自南来无薏苡,我从东渡乏朱提。

珍台鹤禄惭非称,别乘瓜期奈久稽。明日重阳菊花好,且拚痛饮醉如泥。

自苕溪回棹

〔宋代〕 李正民

扁舟东下霅溪滨,拟伴渔翁整钓缗。黄纸红旗惭许国,落花流水送残春。

拿舟处处争行乐,脩禊年年要及辰。怅望故园桃李月,东风吹泪漫沾巾。

怀旧

〔宋代〕 李正民

遁迹渔盐远市朝,回廊落叶响萧萧。云迷岭岫天将雪,草没汀洲海上潮。

欲寄新诗人杳杳,重寻旧会恨迢迢。暮年更欠刘龚语,门翳蓬蒿转寂寥。

食蛤蜊

〔宋代〕 李正民

泊水沈沙族类丰,外缄顽壳力难攻。虽云眉目亏天巧,谁使琼瑶美内充。

海畔屡曾逢野士,坐间那复识王融。一樽风味思倾倒,赖有芳鲜可荐公。

海邑少交游相见者以为言故作此诗

〔宋代〕 李正民

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餐苜蓿叹无钱。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

次韵邦求少监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投老穷途乃叫阍,再栖琳馆奉高真。自怜奇蹇生华发,岂有声名继昔人。

梨枣栽培功未半,林泉卜筑兴方新。看公稳步星辰去,何必乘槎更问津。

辞高安之行

〔宋代〕 李正民

投林倦翼漫差池,揣分量材祗自知。郁郁安能久居此,栖栖若是欲何为。

文轩华毂非余望,白发苍颜叹我衰。闻说风波犹未靖,难于江海把旌麾。

寄张子安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来往三吴二十年,星星华发已盈颠。未开松菊陶潜径,且泛江湖范蠡船。

黄石不逢宁论富,丹砂可就试求仙。乘闲欲访张公子,共说升平一慨然。

寄汪彦章内翰

〔宋代〕 李正民

文华风采压时流,惠政春温著六州。才向卞山归旧隐,忽寻湘水泛扁舟。

愚溪胜践今亲见,清境西偏几客游。皋壤山林皆可乐,不须重作畔牢愁。

寄艾若讷

〔宋代〕 李正民

拟寻荒僻事田园,窃食祠庭愧国恩。休论鹤长凫甚短,且看齿落舌犹存。

陶潜昔去因多忤,房琯今知欠不言。欲问大钧吾岂敢,喙长三尺亦须吞。

破贼凯歌八章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淮南千里少遗民,万顷膏腴变棘榛。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

次韵同院晚春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华年衮衮似江波,更被閒愁暗折磨。懒逐西园飞皂盖,却寻严濑听新歌。

春光不为干戈减,花发长嗟风雨多。已束轻装增别恨,竹林高会阻经过。

刘卿任尝新茶于佛舍元叔弟赋诗次韵 其二

〔宋代〕 李正民

北苑春芽斗后先,斲成圭璧任方圆。泉轻火活汤宜嫩,乳聚云浮色更鲜。

一种风流香味别,几苞辐辏贵豪偏。华堂饮散纤纤捧,气爽神清作地仙。

别邦求

〔宋代〕 李正民

流落天涯见友生,笑谈宛似旧宣城。春愁黯黯浑无奈,别恨绵绵谁与平。

胶漆久要前日契,风霜不改故人情。三年留滞羁怀恶,且向云间跨海鲸。

大暑呈彦章内翰

〔宋代〕 李正民

亭午炎曦转毂迟,好风时复问雄雌。难为褦襶造门客,正是村原渴雨时。

玉醴注荷湾象鼻,金杯贮水渍龙皮。琳宫散吏宁论此,幸免文书苦见治。

和同院梅花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岁残万木冻如痴,聚窟飘香起玉肌。韵胜自依山谷里,肤清偏称月明时。

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风前细细吹。蓬岛瑶池空入梦,不将清兴属芳枝。

春游

〔宋代〕 李正民

草薰风暖气潜催,桃李商量次第开。纂纂何须歌枣下,熙熙聊复上春台。

田园粗足终归去,轩冕无心任傥来。尽道人生行乐尔,勿辞频覆掌中杯。

和叔来谒李守值其在告作诗戏之

〔宋代〕 李正民

赤袍画戟拥朱门,铃阁晨扃正谢宾。京兆欲行犹案事,杜陵投老尚论亲。

蕙帷鹤怨空寒夜,名纸毛生踏路尘。南郡高风非托疾,未应吐哺愧前人。

送元叔守建昌 其一

〔宋代〕 李正民

论都献赋动凝旒,谁料材高却滞留。芸阁九乌刊蠹简,霜台一鹗在清秋。

中年未得文章力,俭岁空怀儿女忧。游刃小邦真易尔,且将歌吹荐觥筹。

首页  3 4 5 6 7 8 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