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刘言史刘言史的诗词
刘言史

刘言史

[ 唐代 ]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 刘言史的诗词

病僧二首

〔唐代〕 刘言史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题十三弟竹园

〔唐代〕 刘言史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过春秋峡

〔唐代〕 刘言史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

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弼公院问病

〔唐代〕 刘言史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代胡僧留别

〔唐代〕 刘言史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唐代〕 刘言史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委栏芳蕙晚,凭几雪髫垂。明日秋关外,单车风雨随。

题源分竹亭

〔唐代〕 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王中丞武俊也)

〔唐代〕 刘言史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

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

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

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偶题二首

〔唐代〕 刘言史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

〔唐代〕 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伤清江上人

〔唐代〕 刘言史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此身岂得多时住,更著尘心起外愁。

右军墨池

〔唐代〕 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馀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放萤怨

〔唐代〕 刘言史

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架中科斗万馀卷,

一字千回重照见。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

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那将寂寞老病身,

更就微虫借光影。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

送婆罗门归本国

〔唐代〕 刘言史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遥知汉地未有经,

手牵白马绕天行。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

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行多耳断金环落,

冉冉悠悠不停脚。马死经留却去时,往来应尽一生期。

出漠独行人绝处,碛西天漏雨丝丝。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唐代〕 刘言史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

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唐代〕 刘言史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题王况故居

〔唐代〕 刘言史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病中客散复言怀

〔唐代〕 刘言史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初下东周赠孟郊

〔唐代〕 刘言史

鹤老身更卬,龟死壳亦灵。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似羁细轻。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代〕 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首页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