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光李光的诗词
李光

李光

[ 宋代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的诗词

黎人二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桄榔林里便为家,白首那曾识使华。莫说蛮村与黎洞,郡人观睹亦咨嗟。

赴金陵舟过霅川偶作 其一

〔宋代〕 李光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次韵刘仲皋少卿喜雨

〔宋代〕 李光

汉诏宽慈下玉京,人心天意格精诚。初欣父老扶携听,忽看风云汹涌生。

千里沾濡随渥泽,万家愁叹变欢声。南楼夜色晴方好,与子赓歌待月明。

闲赠赵与槟

〔宋代〕 李光

岁岁天寒白鹤来,箧中旧藁为君开。濂伊一脉微如线,力践精思渐可回。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

〔宋代〕 李光

细葛香罗罢赐衣,十年风雨暗蜗庐。浴兰纫佩怜儿女,悬艾题符徇井闾。

地胜斗墟饶赋咏,日长莲幕少文书。欲凭尺素传深意,千里慇勤附雁鱼。

元日

〔宋代〕 李光

径脱东风入律新,翠华移跸罢东巡。中原父老应遮道,要看君王玉座春。

元发弟六十五侄远寄貂蝉笔样孟博有诗因次韵

〔宋代〕 李光

十年惯使鸡翎笔,一束貂蝉愧暗投。待我明窗草玄罢,论功应合便封侯。

校文毗陵经由见寄

〔宋代〕 李光

牵衣儿女最相关,节物催人岁欲阑。船落草声惊梦断,水涵山影照杯残。

堂深空羡河阳集,被冷谁怜范叔寒。坐想归途花正好,杜鹃声里破愁颜。

三月十一日独寓经阁民先元发商叟见过纵步长廊因至旼师房爱其洁雅携棋瀹茗竟日而归因成鄙句

〔宋代〕 李光

长廊散步寻僧话,青眼相邀得老旼。久礼忏堂心独苦,惯迎野客语尤真。

当轩翠竹根根静,对手拈棋局局新。日暮循堤还旧隐,一杯那复较醨醇。

昨以酒熟邻士皆来戏作小诗而国干和章独未至今日天气温和再成鄙句促之 其二

〔宋代〕 李光

星河湛湛夜寥寥,闭户微闻麝篆飘。况有南邻爱酒伴,兴来不假楚辞招。

和郡守喜雨之什

〔宋代〕 李光

一犁甘泽应虔恭,顿觉山川返旧容。宿霭酿成千嶂雨,迅雷惊起九渊龙。

水生洲渚宽溪女,润浃郊原慰老农。衰病不知春过去,强持杯酒略相从。

吏隐堂

〔宋代〕 李光

海邦地僻少迎将,心逸身闲白昼长。剩欲哦诗追沈谢,不求名迹拟龚黄。

旋移松石成云壑,时引笙箫入醉乡。吏散帘垂公事毕,清风一榻傲羲皇。

悼程伯宇尚书 其二

〔宋代〕 李光

壮节滋培雨露深,袖然文采冠儒林。恩沾二族全纯孝,忠贯三朝秉一心。

墓木未悬吴札剑,断弦谁续伯牙琴。伤情故箧存遗帖,洒泪行间自不禁。

〔宋代〕 李光

缨冠饱谷更知时,振羽阶除自在啼。惊断幽窗五更梦,北风穿户月沉西。

过清江寄向伯恭

〔宋代〕 李光

清江已在烟城外,碧瓦珠帘隔断桥。不见芗林真面目,霜花风叶暮萧萧。

武陵春(陈逢时置酒宾宴堂,仍携爱姬。晚值雨作。见示佳词,辄次韵)

〔宋代〕 李光

漠漠春阴人似雾,那用绣帘垂。不道持杯是阿谁。须拚倒金罍。

人世浑如天上月,离合比盈亏。冒雨须来带雨归。神女解相随。

象台

〔宋代〕 李光

全家卜筑面孱颜,变态烟云坐卧看。丘壑时应携妓女,阶庭还见产芝兰。

水涵山影千寻碧,路转松阴十里寒。杖策它年容叩户,尽驱佳处入毫端。

复用前韵简志尹

〔宋代〕 李光

已谋湖上屋三间,身退聊同倦鸟还。老去最便青箬笠,梦回空想紫宸班。

招邀山月当轩醉,结约江鸥作伴闲。赖有渊明能赋咏,悠然把酒对南山。

赠池元坚 其二

〔宋代〕 李光

常丞若问老庸斋,屋借湖光一镜开。执卷多应鹄袍至,载醪无复绣衣来。

渔樵剩喜皆予伍,鸥鹭相忘不我猜。翰长邻居清健甚,时时赓唱亦奇哉。

牂江对雨

〔宋代〕 李光

急雨崩腾会百川,牂牁江露石如拳。两山南北人来往,笑看纵横小渡船。

首页  5 6 7 8 9 10 1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