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鸿泽满,暑气虫阶谢。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
秋声鸿泽满,暑气虫阶谢。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
三百年中画第一,天趣横流腕閒出。弟子尚作文徵明,先生自入董源室。
长卷大树为者难,屈伸神鬼开云关。忽移拔地风霆閒,纸上已作千年斑。
常熟萧梁七星桧,七株今尚三株在。一株横空偃圆盖,二株曾遭雷火焚,直干依然挺灵怪。
海气沉霾古观中,行人太息虞山外。徵君携客游观之,自从图成复写诗。
岂徒草木生颜色,谈笑风流皆可思。吾家乃在舒州住,未过镇江东一步。
曾闻此桧不曾逢,却忆江帆建康路。壬申之岁给事园,往看六朝之松树。
长鬣上激虬龙呜,蜷身下作狻犀怒。江寒浪涌排风烟,日落天空走云雾。
此松此桧遥相望,神物而今松独亡。樵薪荆棘谁当念,寂寞岩阿亦可伤。
人閒贵贱诚难测,且展烟霞吐胸臆。作画看山终此身,富贵不以离其亲。
已逢洪治升平日,更作东吴偃卧人。古树江南春复春,可怜轮辙尽劳薪。
世閒诗画犹馀事,令我长思真逸民。
昔者先端恪,实作虞廷士。质对与神明,非邀矜恕美。
一端或自咎,中夜辄惩跽。当时网信疏,奸猾亦衰止。
先朝忠厚统,所垂良远矣。自是百年来,法家常继轨。
刑官岂易为,乃及末小子。顾念同形生,安可欲之死。
苟足禁暴虐,用威非得已。所虑稍刻深,轻重有失理。
文条岂无说,人情或不尔。不肖常浅识,仓卒署纸尾。
恐非平生心,终坐再三起。长揖向上官,秋风向田里。
寒云飘烈风,盘石压其上。后踵倚绝壁,前趾踏惊浪。
老松奋壑底,长鬣仡相向。结构托翠微,丹青昔何壮。
元武盛严卫,髣髴动幽怆。好从神霄淫,迹自宗藩创。
神理有诞欺,人事阅兴丧。衡岳百里外,隐然出南望。
吾闻董鍊师,玉颜故无恙。解带逝从玆,将入青霞访。
枞阳山市枕江濆,何陋廛阛只为君。此日羊昙重下泪,百年端木永离群。
霜风激激团亭水,天日昏昏大泽云。正是平生停棹地,招魂当复细论文。
已尽韩郑郊,始入青山路。积雨晓未开,前嶂隐忽露。
风林上萧疏,溪水下奔注。传闻元和初,于玆畔藩戍。
地险九州分,天子一朝怒。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
千营尽凯歌,三州始内附。岂罄作辅材,差免舆尸误。
当事始知难,斯人岂常遇。沉没不可论,寒陂下飞鹜。
侍郎诚意之子孙,亦统御史风宪存。自从弱冠登金门,湘东才子弟与昆,拭砚濡毫书国恩。
岂似犁眉少遭乱,晚逢真主犹忧烦。诚意江南旧门阀,侍郎四执江南节。
研吐云霞霄汉间,笔驱风雨蛟龙窟。四海文章见师表,累代风流推继述。
内侍宁誇金氏貂,传家惟奉郑公笏。竣使重当入金殿,装橐依然藏一研。
圣人前席或咨猷,史官舍墨裁佳传。侍郎德业垂无穷,砚也既久从有功。
却顾江南老秃翁,猥称当代一文雄。岂知心气今摇落,况复逃禅文字空。
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下邳有老父,来登下邳桥。遗身浊世外,六合皆萧条。
偶传太公书,聊以定纷淆。卷舒出形迹,可遇不可招。
寄语张孺子,起佐兴王朝。一身尚为石,功名何足骄。
我来秋草歇,南渡黄河潮。大风起泗上,白云莽萧萧。
英雄尽泯灭,仙迹空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