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的诗词 ► 文徵明的名句
春雨绿阴肥,雨晴春亦归。花残莺独啭,草长燕交飞。
香箧青缯扇,筠窗白葛衣。抛书寻午枕,新暖梦依微。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凉声传漏点,夜色转楼阴。遥汉三星度,空庭万籁沉。
草辉萤个个,树影月林林。稍觉尘氛远,閒愁不上心。
故人别后千回梦,想见诗中语笑哗。自是多情能记忆,春来何止到君家。
兰桡十里下横塘,漠漠风撩鬓影凉。野水秋来寒玉净,碧山西去暮云长。
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飞尽落霞新月上,空江渺渺白蘋香。
忽忽故园梦,悠悠滁上城。一夜耳不息,水边疏柳声。
开门月如画,十里秋盈盈。中心乱无执,散上冈头行。
吴山望不际,眼角柔云生。男儿志遗世,物故难为情。
遥街百磴转嵚嵜,落日扶舆下岭迟。与树蔽亏湖冉冉,因山高下屋累累。
俭勤成俗从知富,灵秀钟人信有奇。十载一行殊恨晚,分金不见橘黄时。
茆屋寒初重,无眠对烛光。疏砧何处月,残叶满庭霜。
揽物惊时改,供愁有夜长。空馀强学志,抚卷视茫茫。
陆公娄东凤,少小已翱翔。耿耿文庄公,识公在班行。
职方振风采,抗疏扼群珰。章程在司马,至今犹耿光。
名隆毁斯来,谗搆伺其傍。参藩亦晚达,竟为雠者伤。
清风不终泯,遗书满缇缃。
茶磨山前宿雨晴,行春桥下绿波平。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落日夷犹青雀舫,孤烟缥缈望湖亭。平生走马听鸡处,残梦依依是越城。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梅花绕树玉丛丛,忆共花前醉晚风。别后输君能领略,春光曾不到城中。
薙草遥遵鹿兔踪,飞岚拂袖映疏松。平湖万顷玻璃色,落日千寻缥缈峰。
烟树吴都晴上掌,秋风云梦晚填胸。无烦咋指伤韩愈,尽有閒情在短筇。
图书漫绕病中身,风月聊充坐上宾。
元亮平生难适俗,尧夫一室自藏春。
苍苔依旧无尘迹,白板分明类野人。
为谢平生王录事,草堂肯念少陵贫。
绮筵错落映朱旗,百辟承恩燕赤墀。荐蜡尚存周典礼,赐酺聊举汉官仪。
中厨次第催传䏑,列坐雍容各覆卮。潦倒不惭书猎字,殷勤还赋伐檀诗。
杜若洲西宿雨过,行春桥下长跼芜。
青松四面山围寺,白鸟双飞水满湖。
故垒春归空有迹,扁舟人远不堪呼。
相看不尽兴亡恨,落日长歌倒玉壶。
北风吹朔雪,飞霙杂零雨。孤舟暮不前,收帆得沙渚。
天垂野阴合,日暝江云冱。川原入萧条,林木积缟素。
寒厖噤不鸣,饥鸟惊还聚。举酒不成欢,挑灯时自语。
飘泊岂在远,出门即羁旅。
春风次第水增波,千里清淮一棹过。更恐南行劳应接,随堤新柳似新鹅。
一痕春草绿含滋,满目风波听竹枝。多少两京贤相业,江都独有仲舒祠。
千年处士说林逋,漫有声名达帝都。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论封禅有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