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的诗词 ► 王恭的名句
潮阳赞画新恩重,斗酒临岐且共欢。落日亭亭将别棹,垂杨袅袅拂征鞍。
蛇山断草峦烟积,鳄渚沧波瘴雨残。案牍清时贫似水,香名应是到朝端。
君怀秦缓术,埋骨向扶桑。昔卖人间药,今修地下方。
魂飞随汉使,客葬感夷王。此日龙门道,清
腊雪飞花溪正寒,短篷孤棹兴漫漫。莫怜公子鱼须笏,换与沧浪一钓竿。
秋声昨夜满凉天,多少离情梦日边。垂老更堪逢此别,如何王谢惜中年。
素练漠漠风沙黄,画者得母东丹王。圉人牧马山阴口,曾是边头射雕手。
紫骝连钱白鼻騧,蹴沓霜蹄来汉家。岂知物变长安道,人马伤心对秋草。
迩来御里貌青龙,独数天闲飞越峰。
溧阳咫尺金陵道,行人尽说淳溪好。美髯公子未归时,饱食河鱼饭粳稻。
公子青年气最豪,身长七尺锦宫袍。清寒玉露金茎直,萧洒云天海鹤高。
别来倍忆淳溪柳,密叶青青覆虚牖。爱日堂中五綵衣,春风席上连枝秀。
三年佐县得哦松,官舍萧然多好容。应待乡林归省日,又从霄汉沐恩浓。
搜粟当年曾作尉,富民何事亦封侯。却令大姓专输饷,谁信军储借上筹。
千里帆樯粳稻白,百城烟水鼓鼙秋。仍闻部曲多穷卒,此日遥分主将忧。
云际飞流见底清,惟应官暇爱山行。萝衣相对林中净,忘却春风五马荣。
官柳拂晴烟,情多又别筵。且倾寒食酒,将赠绕朝鞭。
远树青云外,孤帆夕鸟边。明朝相忆处,两地听啼鹃。
迢递荆蛮路,君行乱我心。楚山南去远,湘水北流深。
乡望秋中树,边城雨外砧。穷荒人少到,音问抵南金。
龙门岁晚惜同心,迢递龟峰远更寻。残雪乱山频对酒,白云芳草又分簪。
离堂夜烛猿声断,别路江枫雁影深。名下只今多俊逸,临岐高唱比南金。
醉逐吟鞭任去迟,夕阳前路更多岐。上林春物仍堪赏,莫负秋风薜荔期。
晚家大堤曲,几见大堤春。开门对三峰,宛若平生亲。
别来沧海东,倍忆三峰好。眼前不见同心人,梦飞只在三峰道。
早晚归来大堤曲,三峰垆头酒应熟。
宫县声绕凤台春,万舞雍容对玉宸。华表忽惊千岁别,恩波遥借一归人。
边淮独树斜连海,故陇寒楸远入闽。莫向尘中成久别,太平天子重明禋。
独坐空窗里,幽泉入户鸣。山林甘寂寞,风月共凄清。
夜半猿声断,空庭烛影明。萧条松叶下,缨冕不关情。
海国霜寒断雁飞,五门何处整朝衣。凤台月色空中白,长乐钟声马上微。
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积雨抱幽独,斋舍何寥寥。缅怀博陵子,隐处唯一瓢。
濯足双涧深,行歌七岩遥。如何在城市,巾舄生尘嚣。
蕙草日已萎,松花日已凋。相思不可见,梦落寒江潮。
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
世路何如蜀道难,临岐谁不怅离颜。湘潭骑影寒流外,巫峡猿啼夕照间。
夜火锦城江上驿,暮云剑阁鸟边山。秋来应有相思梦,莫惜音书寄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