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司马光司马光的诗词
司马光

司马光

[ 宋代 ]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司马光的诗词 ► 司马光的名句

和昌言官舍十题·薏苡

〔宋代〕 司马光

佳实产南州,流传却出瘴。

如何马伏波,坐取丘山谤。

夫君道义白,复为神明相。

厉气与流言,安能逞无状。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宋代〕 司马光

椒花献岁新,瑄玉侍祠频。

此夕同华省,非才愧后尘。

江风迎苗旆,沙雨待朱轮。

不比斋官冷,端居弃掷春。

柳枝词十三首 其四

〔宋代〕 司马光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赠楚法曹叔度

〔宋代〕 司马光

夫君能直节,不耻扬曹轻。

道果因时屈,官无当已荣。

松杉虽偃蹇,霜霰苦峥嵘。

会有良工识,终观大器成。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都门路

〔宋代〕 司马光

红尘书夜飞,车马古今迹。

独怜道傍柳,惨淡少颜色。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闪僧舍冒雪宿百井

〔宋代〕 司马光

骊驹北上雪孱颜,{左革右阑}矢前驱度汉关。

僧室松杉清照眼,驿亭烟火迥依山。

马衔边草枯犹瘦,雁怯胡云冷未远。

贱子不须回首问,鬓毛萧飒簿书间。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宋代〕 司马光

素舸朱篷青竹稿,棹歌风散近还遥。

斜阳借问归何处,家住水村郎姓萧。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翠漪亭

〔宋代〕 司马光

雕檐日华动,滉瀁照漪涟。

四月芰苛满,不似在穷边。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宋代〕 司马光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宋代〕 司马光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

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旅宿营瞧阳南湖

〔宋代〕 司马光

梁王弃宫馆,时世古今违。

犹有南湖水,春来雁鹜飞。

楼台沉倒影,林薄挂余晖。

豪侈终何在,行人得暂依。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淡树石屏

〔宋代〕 司马光

昔行巩洛间,马瘦天复阴。

寒烟淡不收,一拂横长林。

当时无画工,负此清赏心。

今朝石上迹,历历皆可寻。

轻素已纷泊,老榦仍萧森。

坐令高兴还,野气生衣襟。

丹青不耐久,风日易消侵。

何如造化真,更彼岁月沈。

昌言家素贫,购此糜百金。

请镌好事名,千古无销沈。

和张伯常贺迁资政

〔宋代〕 司马光

坐饮太他犹自愧,谬跻秘殿益难安。

愿同野老嬉尧坏,长守先生苜蓿盘。

送郑推官

〔宋代〕 司马光

形便豳公国,旌旗拥将坛。秦云低落日,塞树怯春寒。

草檄无留思,投壶不废欢。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

初夏独游南园地

〔宋代〕 司马光

取醉非无酒,忘忧亦有花。

暂来疑是客,归去不成家。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宋代〕 司马光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

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早春寄景仁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愁看柳渐绿,忍更折残梅。

观孙儿戏感怀

〔宋代〕 司马光

我昔垂髫今白头,中间万事水东流。

此心争得还如尔,戏走阶前不识愁。

柏梯寺

〔宋代〕 司马光

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

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

奉和始平公酬大资政吴侍郎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䆉稏千塍碧,芙蕖万顷香。跨波横略彴,逼地亚筼筜。

大野禾麻溢,高斋几席凉。夔龙屡赓唱,东壁正垂光。

首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