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之仪李之仪的诗词
李之仪

李之仪

[ 宋代 ]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李之仪的诗词 ► 李之仪的名句

和人见寄二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雍容閒雅许君都,万绪相逢一笑无。休把盛衰观世谛,且将言语共诗图。

人亡人得同吹吷,潮落潮生等据梧。只恐后庭歌不尽,曲终翻被鬼揶揄。

山居夏日

〔宋代〕 李之仪

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

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

〔宋代〕 李之仪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古东门行

〔宋代〕 李之仪

元鼎元年东有兵,未央催班不待明。龙骧虎步拥旄出,蚁蚁部曲随鸣钲。

三千珠履皆上客,囊中有锥谁为发。莫歌雌兔眼迷离,长城可倚知在谁。

千羊不如一狐腋,草底寒虫漫啾唧。两口四目未必智,天下奇才余星坠。

舟中指可掬,冀北马群空。漆身吞炭为国士,射足接处谋已同。

义感丹诚虹贯日,坛上成功方顷刻。纵有明珠千丈长,安能保得头常黑。

千秋岁·休嗟磨折

〔宋代〕 李之仪

休嗟磨折,

看取罗巾血。

殷勤且话经年别。

庭花番怅望,

檐雨同呜咽。

明半灭,

灯光夜夜多如月。

无复伤离别,

共保冰霜洁。

不断梦,

从今歇。

收回书上絮,

解尽眉头结。

犹未绝,

金徽泛处应能雪。

为人作真赞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茅茨为居,脱粟为餐。牛衣自暖,徒行亦鞍。凡人皆友,是酒可欢。

略不践迹,未尝恤言。山林城市,随遇即安。一旦义重,杀生非难。

彼强增饰,宁知吾全。盖庶几不淫不移不屈者,而以乐吾之天。

学书十绝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闭门不语信深沉,岂可讥时作酒箴。料得门前无好事,解嘲聊复寄初心。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檐间百啭已莺声,枕上千山尚未明。老去只知难得睡,儿童何用报阴晴。

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

〔宋代〕 李之仪

胜日欣相得,旷怀谁与同。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

林杪收残雨,檐牙递好风。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

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入门不见主人公,座具袈裟在眼中。更有山童会人意,略无一事许相同。

金陵怀古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霜天日晚独沈吟,潮上风来别是音。恃险战争休想旧,凭高临眺且论今。

数声雁蹙千年恨,一片帆惊万里心。不是江山解磨折,却应人物自升沈。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黯黯危肠独九回,故园谁对此时开。撚来聊把倚孤枕,更拟慇勤入梦来。

绝句七首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斋盂洗罢日方中,帘影低回破睡风。试问新浮一瓯乳,何须亲到广寒宫。

端午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曾约佳人端午归,又期僚友面南池。谁知犹阻重门锁,未拟轻为故国悲。

九节菖蒲应好在,十围樗木正相宜。微行细约宁忘我,却话今朝会有期。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宋代〕 李之仪

坐啸宣城迹已赊,青山今日属寒家。多情宾客门如市,不独风流解染花。

和锦绣亭

〔宋代〕 李之仪

漂泊生涯寄一萍,胜游长记锦花亭。山来已讶天能巧,春到方知地更灵。

虽许登临追曳尾,却应颜色未忘形。何妨共保千年约,白帽回头笑管宁。

试陈瞻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疏帘弄影不惊尘,百忆恒沙认此身。转盼回头已陈迹,那知犹作未归人。

吴思道朝服画像赞

〔宋代〕 李之仪

可畏而亲,不扶而直。艺表士林,望高王国。如在广庭,鹄立柱石。

翼翼眉间,尝满黄色。

堤上閒步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暖风轻蹙浪花浮,留滞江城愧谢悠。吟苦空多屈原恨,赋残犹剩庾郎愁。

渐因卜筑投归鹭,聊托潺湲习戏鸥。可笑粗官杀风景,满船丝管载凉州。

首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