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题野人家

〔宋代〕 朱熹

茅檐竹落野人家,只么悠悠阅岁华。田父把犁寒雨足,牧儿吹笛晚风斜。

即事有怀寄彦辅仲宗二兄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闻说双飞桨,翩然下广津。江湖知子乐,鱼鸟谅情亲。

淹速须关命,行藏不系人。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 其二

〔宋代〕 朱熹

知向潮边弄碧漪,栏干三抚漾晴辉。流传妙语惊离阔,想像清游欲奋飞。

公去不应停驿骑,我来直欲挂朝衣。南州高士何由见,且看新荷出水稀。

用林择之韵别陈休斋

〔宋代〕 朱熹

别离不觉岁时侵,两地相望共此心。今日还成一尊酒,它年应记百篇吟。

伤情后会无期定,握手交情有旧深。多谢晚风知此意,不催寒日下疏林。

至上封用择之韵

〔宋代〕 朱熹

畴昔朱陵洞,如今白帝城。天高云共色,夜永月同明。

万象争回巧,千峰尽乞盟。登临须我辈,更约羡门生。

游会稽东山

〔宋代〕 朱熹

江路经由数十回,无因到此为潮催。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二 荼蘼

〔宋代〕 朱熹

结楥遂芳植,覆墙拥深翠。还当具春酒,与客花下醉。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三 竹

〔宋代〕 朱熹

移自溪上园,种此墙阴路。墙阴少人行,来岁障幽户。

句 其十四

〔宋代〕 朱熹

紫云阜云堪舆家。

读子厚诗卷用其卒章晨起之韵作诗寄之

〔宋代〕 朱熹

昼永倦残暑,宵分喜新凉。天鸡一振翼,烂烂晓月光。

病榻感虚徐,中庭起翱翔。怀哉谷城子,物外久不忙。

掩抑琴调希,激烈歌声长。契阔恨清赏,佳期未渠央。

缄词托归鸟,侧伫何能忘。

送王季山赴龙溪

〔宋代〕 朱熹

故人千石令,便道此之官。契阔三秋永,逢迎一笑欢。

田园知不远,谣俗问非难。已想躬玄默,鸣弦亦罢弹。

咏一滴泉

〔宋代〕 朱熹

遥望南岩百尺岗,青山叠叠树苍苍。题诗壁上云生石,入定岩前石作房。

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鹅湖此去无多路,肯借山间结草堂。

次韵刘彦采观雪之句

〔宋代〕 朱熹

朔风吹空林,眇眇无因依。但有西北云,冉冉东南飞。

须臾层阴合,惨淡周八维。冻雨不流渊,飞花舞妍姿。

翳空乍灭没,散影还参差。万点随飘零,百嘉潜润滋。

徘徊瞻咏久,默识造化机。上寒下必温,欲积无根基。

渐看谷树变,稍觉丛篁低。皓然遂同色,宇宙乃尔奇。

繁华改新观,凛冽忘前悲。摛章愧佳友,伫立迎寒吹。

感此节物好,叹息今何时。当念长江北,铁马纷交驰。

杂记草木九首 其三 扶留

〔宋代〕 朱熹

根节含露辛,苕颖扶楥绿。蛮中灵草多,夏永清阴足。

昭德源

〔宋代〕 朱熹

景幽人迹少,惟有此源长。水接天池绿,花分绣谷香。

僧闲多老大,寺古半荒凉。却怪寻山客,何由到上方。

训蒙绝句 浴沂

〔宋代〕 朱熹

只就吾身分上思,相呼童子浴沂归。更无一点閒思想,正是助忘俱勿时。

观黄德美延平春望两图为赋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方舟越大江,凌风下飞阁。仙子去不还,苍屏倚寥廓。

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宋代〕 朱熹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其四 船斋

〔宋代〕 朱熹

考槃虽在陆,滉瀁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

冬日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清霜染涧树,萧索向严冬。密雨有时集,寒云无定容。

波明横濑出,风急远林空。一极窗间眺,高旻矗乱峰。

首页  3 4 5 6 7 8 9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