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朱熹朱熹的诗词
朱熹

朱熹

[ 宋代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词 ► 朱熹的名句

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摆手临行一寄声,故应离合未忘情。炷香瀹茗知何处,十二峰前海月明。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五 莲沼

〔宋代〕 朱熹

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

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 山楹

〔宋代〕 朱熹

山楹一怅望,恨此云迷谷。仙人不可期,缥缈双髻绿。

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知君挂席下清江,未见香炉意已降。直上新泉得雄观,便将杰句写长杠。

用林择之韵呈陈福公

〔宋代〕 朱熹

昔公秉钧衡,金玉我王度。中年几湖海,偃息安国步。

岿然九鼎重,翩若孤云去。俯仰天地间,谁哉此同趣。

末利

〔宋代〕 朱熹

旷然尘虑尽,为对夕花明。密叶低层幄,冰蕤乱玉英。

不因秋露湿,讵识此香清。预恐芳菲尽,微吟绕砌行。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八 开先漱玉亭

〔宋代〕 朱熹

奇哉康山阳,双剑屹对起。上有横飞云,下有瀑布水。

崩腾复璀璨,佳丽更雄伟。势从三梁外,影落明湖里。

平生两仙句,咏叹深仰止。三年落星湾,怅望眼空眯。

今朝随杖屦,得此弄清泚。更诵玉虹篇,尘襟谅昭洗。

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 其二 呈清叟

〔宋代〕 朱熹

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

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

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

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

游天池

〔宋代〕 朱熹

三年落星渚,北望天池山。临风几浩叹,欲往无飞翰。

今朝复何朝,陟此青云端。高寻已奇绝,俯瞰何其宽。

西穷濂溪原,东尽湓城关。渺然沧波外,淮山碧连环。

我意殊未极,更思出尘寰。何当驾轻鸿,八表须臾间。

视此长江水,滔滔傥西还。

再用前韵

〔宋代〕 朱熹

久阴冬竟暖,欲霁气先清。田舍占烟火,军家候鼓钲。

风霜千里肃,天地一朝晴。明日知何日,阳春又发生。

送林熙之诗五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仁体难明君所疑,欲求直截转支离。圣言妙缊无穷意,涵泳从容只自知。

次秀野杂诗韵 刻漏

〔宋代〕 朱熹

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奉和子服老弟黄杨游岩二诗 其一

〔宋代〕 朱熹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羡君柱杖年年去,饱看人间万顷秋。

寄题梅川溪

〔宋代〕 朱熹

沧波流不极,上有一亩园。幽人掩关卧,脩竹何娟娟。

虚堂面群峰,秀色摩青天。静有山水乐,而无车马喧。

人言市门子,往往苍崖颠。挥手谢世人,日中翔紫烟。

遗迹尚可觌,神交邈无缘。慨然一永叹,耀灵忽西迁。

褰裳下中沚,濯足娱清川。

挽范直阁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先友多名士,存亡几许人。惟公且彊健,于我更情亲。

出处论心晚,音书枉诲频。素车今日会,谁与共伤神。

山馆观海棠作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春草池塘绿,忽惊花屿红。乱英深浅色,芳气有无中。

置酒宾朋集,披襟赏咏同。若非摹写得,应逐綵云空。

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不驾朝车叩九扃,独携灵寿向新亭。人言洞里春长在,自庆樽前老复丁。

鱼乐波闲诗欲就,鸿冥天阔酒初醒。晚来却向南堂坐,珍重家山数点青。

奉酬圭父白莲之作

〔宋代〕 朱熹

忽传夔府句,并送远公莲。翠盖临风迥,冰华浥露鲜。

舞衣清缟袂,倒景烂珠躔。想象芙蓉阙,冥冥绝世缘。

岳后步月

〔宋代〕 朱熹

清光冰魄浩无边,桂影扶疏吐玉娟。人在峰头遥指望,举杯对影夜无眠。

游密庵得空字

〔宋代〕 朱熹

欲觅仙洲路,须乘万里风。饮泉云出岫,卧岭月流空。

永夜浑无寐,悲歌莫与同。起来残树影,清绝小楼东。

首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