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顾况顾况的诗词
顾况

顾况

[ 唐代 ]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顾况的诗词 ► 顾况的名句

欹松漪

〔唐代〕 顾况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焙茶坞

〔唐代〕 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送李泌

〔唐代〕 顾况

昔别吴堤雨,春帆去较迟。江波千里绿,□□□□□。

田家

〔唐代〕 顾况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听刘安唱歌

〔唐代〕 顾况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唐代〕 顾况

始上龙门望洛川,洛阳桃李艳阳天。最好当年二三月,

上阳宫树千花发。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

伤大理谢少卿

〔唐代〕 顾况

旧馆绝逢迎,新诗何处呈。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柳蠹风吹析,阶崩雪绕平。无因重来此,剩哭两三声。

春草谣

〔唐代〕 顾况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正月二月色绵绵,

千里万里伤人情。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唐代〕 顾况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忧不入,西河遇亦深。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从军行二首

〔唐代〕 顾况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

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回首家不见,候雁空中鸣。

笳奏遝以哀,肃肃趣严程。寄语塞外胡,拥骑休横行。

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望简寂观

〔唐代〕 顾况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思归

〔唐代〕 顾况

不能经纶大经,甘作草莽闲臣。

青琐应须长别,白云漫与相亲。

经废寺

〔唐代〕 顾况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岁日作 / 岁日口号

〔唐代〕 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采蜡一章

〔唐代〕 顾况

(采蜡,怨奢也。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 腰藤造险,

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

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

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安仁港口望仙人城

〔唐代〕 顾况

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薜荔庵

〔唐代〕 顾况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芙蓉榭

〔唐代〕 顾况

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宿山中僧

〔唐代〕 顾况

不爇香炉烟,蒲团坐如铁。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唐代〕 顾况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

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

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首页  5 6 7 8 9 10 1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