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李端李端的诗词
李端

李端

[ 唐代 ]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的诗词 ► 李端的名句

赠故将军

〔唐代〕 李端

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

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奉送宋中丞使河源

〔唐代〕 李端

东周遣戍役,才子欲离群。部领河源去,悠悠陇水分。

笳声悲塞草,马首渡关云。辛苦逢炎热,何时及汉军。

杂曲歌辞 妾薄命三首

〔唐代〕 李端

自从君弃妾,憔悴不羞人。唯馀坏粉泪,未免映衫匀。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唐代〕 李端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王敬伯歌

〔唐代〕 李端

妾本舟中女,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

九日赠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送王少府游河南

〔唐代〕 李端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仆本无媒者,因君泪亦流。

山下泉

〔唐代〕 李端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将之泽潞留别王郎中

〔唐代〕 李端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贫病期相惜,艰难又忆归。

事成应未卜,身贱又无机。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都亭驿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

〔唐代〕 李端

幕府参戎事,承明伏奏归。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违。

细雨沾官骑,轻风拂客衣。还从大夫后,吾党亦光辉。

代宗挽歌

〔唐代〕 李端

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

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

〔唐代〕 李端

为郎三载后,宠命一朝新。望苑迁词客,儒林拜丈人。

莺飞绮阁曙,柳拂画堂春。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忆友怀野寺旧居(一作答司空文明怀野寺旧居)

〔唐代〕 李端

自嫌野性共人疏,忆向西林更结庐。

寄谢山阴许都讲,昨来频得远公书。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唐代〕 李端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唐代〕 李端

本与戴徵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相和歌辞。昭君词

〔唐代〕 李端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

忆著长安旧游处,千门万户玉楼台。

题山中别业

〔唐代〕 李端

旧宅在山中,闲门与寺通。往来黄叶路,交结白头翁。

晚笋难成竹,秋花不满丛。生涯只粗粝,吾岂讳言穷。

早春夜集耿拾遗宅

〔唐代〕 李端

如何逋客会,忽在侍臣家。新草犹停雪,寒梅未放花。

衔杯鸡欲唱,逗月雁应斜。年齿俱憔悴,谁堪故国赊。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唐代〕 李端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唐代〕 李端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首页  5 6 7 8 9 10 1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