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词 ► 戴叔伦的名句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
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高取一醉,犹可及芳菲。
寒尽鸿先至,春回客未归。蚤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明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
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花发炎景中,芳春独能久。因风任开落,向日无先后。
若待秋霜来,兰荪共何有。
麋鹿自成群,何人到白云。山中无外事,终日醉醺醺。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万里羽书来未绝,五关烽火昼仍传。
故人多病尽归去,唯有刘桢不得眠。
欲作别离西入秦,芝田枣径往来频。
东湖此夕更留醉,逢著庐山学道人。
闭门茅底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门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
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
停舟一对湘江哭,哭罢无言君自知。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
行客自知心有托,不闻惊浪与啼猿。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
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