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史鉴的诗词 ► 史鉴的名句
举目凄然百感侵,败垣残础烧痕深。流莺似惜人憔悴,未及花时送好音。
坐石看流水,晚来忘却归。鸳鸯见人影,惊起一双飞。
犬吠月中影,风吹衣上尘。邻船试相问,俱是未归人。
草浅花娇溪水新,东风酿作野亭春。
相思明日重来此,只见花枝不见人。
寻医兼作送春行,又遇离人问去程。深夜欲眠还起坐,老年为别最关情。
楚云将暝吴乡杳,蜀雪初消汉水生。北望中原应不远,可能从此驻行旌。
呼猿洞口暮春时,吟遍桃花一万枝。今日独看图画里,茶烟飞绕鬓丝丝。
钓得鲂鱼碧浪中,远烦分惠到吴东。汉江缩项本同调,松水细鳞斯下风。
鳍鬣乱欺林笋绿,腹腴微带法糟红。珍藏不敢成私享,留待先祠荐麦同。
一春多雨更多风,犹有残花茂草中。
纵使君来不堪赏,冷香和露泣微红。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青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爱此梅花好,移来对草堂。水边微见影,雪里只闻香。
庾岭春如海,西湖月似霜。从教日吹笛,无梦到含章。
扰扰为形役,未衰霜满巅。幽禽无一事,头上也皤然。
巴陵南面古沅湘,背岭孤城闭夕阳。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
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
椅梧生南岳,枝叶交相加。孤生不自异,众木何其多。
凤凰翔中天,时来息其柯。中郎久不作,奈此良材何。
谁能为琴瑟,奏曲谐云和。遂令清庙器,寂寞捐山阿。
缓辔吟行紫禁中,杂花千树映禅宫。山藏灵谷声疑应,水出皇陵势自东。
池上泛杯脩故事,松间扫石坐清风。老僧延客无他语,只数前朝有志公。
春夜杳。火树满街开早。年少沈郎风度好。踏歌声更巧。
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犹缥缈。
瓶锡随缘去入杭,湖山今已属支郎。前朝古寺多南渡,下界空华出上方。
满地白云朝入定,孤峰片月夜焚香。明年不负登临约,应叩禅扉借竹房。
渭水园林尺五天,绣衣笔势更翩翩。能文况是同年好,叙事还期后世传。
坐见华风生草木,端知采色画山川。长安纸价应增贵,到处令人快睹先。
激水四檐鸣,常如风雨声。不须秋节至,纨扇已无情。
街巷泥融屐齿侵,腊藏春色未堪寻。路逢故旧颜多改,城受冰霜剥渐深。
世自随时成变易,天应无意在晴阴。归来独坐篷窗底,笑引春醪度越吟。
种菊久成庄,门前水亦香。花时常把酒,日暮拟为粮。
正色纯无杂,遐龄老未央。何当事筐筥,来此采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