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沈尹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 沈尹默的诗词
团枝非一实,连林非一花。风翻明胜锦,霜垂烂若霞。
狂蜂不禁入,好鸟还思家。正为色味来,此事堪咨嗟!
新沐宜振衣,新浴必弹冠。如何芳洁性,举世见其难。
郁郁青云路,由来非一端。桃李熙春阳,松柏生夏寒。
谁将两种意,取并一朝看。
吟尽春愁梦乍醒。无聊尘土有涯生。争教微尚不关情。
酒后风怀花落拓,眼中人事蝶将迎。行云流水本无声。
鸿雁南回有报书,已拚魂梦落江湖。花枝照眼愁多少,春色还人事有无?
尘世况逢兵火急,中年争耐旅情孤。御河冰泮微波绿,如此风光旧帝都。
眼中黄落尽雕年,独上高楼海气寒。从古诗人爱秋色,斜阳鸦影一凭栏。
铜瓶尺半不为短,清泉半尺不为浅。中有两枝三枝梅,短枝拗折生冰苔。
长吟曼语千徘徊,秘香飞出盘云罍。瑶妃幽窅无鸾媒,琼花瘦尽还须开。
龙卵初破凤初胎,座中隐隐闻春雷。玉女十万朝天回,火玉六出杂明瑰。
玲珑窗户飞红埃,步虚声落云屏隈。坐笑刘彻非仙才,巾笈百卷胡为哉?
人生寿命徒疑猜,尊酒全胜登蓬莱。对此一饮复一咍,丹鹤散去旋归来。
济济罗诸彦,明时信康哉。南皮乐高会,西园良夜开。
绸缪结君心,自竭理无乖。不睹桢与干,谁论邺宫材?
处世既非易,自处良复难。日旰不甘食,披衣起夜阑。
皇皇欲何补?时逝力亦殚。古来贤达人,引酒强自宽。
老松卧云壑,萧瑟生风湍。
中夜弹鸣琴,阮公起徘徊。无夕不饮酒,陶令胡为哉?
一灯照暗室,五字蕴奇才。今情殊未已,古意却渐回。
持此一卷书,叩彼千载怀。佳城闭已久,郁郁谁为开?
循发视所亲,终焉墨而止。正以无言词,弥复有情理。
苍黄随所染,荣辱一弹指。天人将何由,唯当尽在己。
团栾宫样制湘纨,不绣鸳鸯不画鸾。细字写他欢喜语,替他礼佛爇沉檀。
狂态醒时真。不把浇愁酒点唇。一笑凌风三岛去,何因。
两地平分月一轮。
见说早梅新。折取高枝寄远人。莫作寻常梅萼看,凭君。
雪里霜前最有神。
迢迢西北驰,去去洛阳道。洛阳非无花,清露滋秋草。
岂唯滋秋草,水深多泥淖。驱车若为行,马鸣风浩浩。
凄我羁旅心,沉忧恐速老。东邻有新声,间以筝琶抱。
强起理清尊,一醉颜色好。
百二韶光今几许。燕子来时,那识春情苦。拈遍落红无一语。
小楼受尽风和雨。
过眼游丝纷万缕。蓦地牵愁,知向谁边去。千古伤心人不数。
断肠枉说江南路。
尧鹤犹能语岁寒,九华新殿聚衣冠。灵光五畤开三辅,雪色平阳接上兰。
已见扫门除内史,几闻襆被出郎官。天关荡荡天衢阔,细马高车著意看。
乱雨沉春色,寒风转故丛。翛然兰蕙意,尘世百无功。
四海有兄弟,十年几雁鸿。沧浪天未喻,尊酒念何穷!
工部文章惊海内,司勋健者合登坛。玉韬金版谁能说?虎脊龙文试与看。
珠箔长悬明月去,佳人易得此才难。何当更向扬州路,借得千金拾古欢。
游人踯躅大堤旁,旧日昆明绿未央。黄竹应能忆王母,金牛还解说高皇。
海空楼橹销兵气,人去亭台峙夕阳。七国三边忧不到,宸游真不系兴亡。
上寿仪成日未醺,殿庭光景自凌云。绣衣群帅新开府,绵蕞诸生久策勋。
胆落竟无温御史,心惊犹有李将军。名驹漫许夸千里,手诏当时纪汉文。
尊酒休辞尽,相逢意兴宽。湖山随地美,歌舞叹才难。
临水秋生眼,餐英露在肝。只应将此意,珍重岁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