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陈镒陈镒的诗词
陈镒

陈镒

[ 明代 ]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陈镒的诗词

溪楼小宴分韵得头字

〔元代〕 陈镒

西风浩荡吹衣裘,天气渐冷黄花秋。山城酒熟方新篘,虽非九日堪追游。

今朝偶出招朋传,携尊采菊登高楼。雕盘乌几罗珍羞,一觞一咏相赓酬。

蟾光当窗青入眸,珠帘倒挂珊瑚钩。晓霞绚彩晴未收,白蘋掩映波光浮。

醉酣更觉忘百忧,胸中世故散不留。诗成复作商声讴,他人能有此乐不。

丈夫命达当封侯,未达自分归林丘。我闻弘景不出休,何须更画金笼头。

次韵

〔元代〕 陈镒

老去头添雪,愁来眼著花。清尊不成釂,闲坐到昏鸦。

游南岩三首 其一 天池

〔元代〕 陈镒

步上岩头路百盘,石梁霜叶满阑干。白牛卧处云飞尽,惟见天池一镜寒。

再游西峰寺

〔元代〕 陈镒

西峰清净地,塔下有僧居。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

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雪后过溪南二首 其一

〔元代〕 陈镒

东风吹我过溪行,沙路迢迢傍野平。通堰水声冰下响,背城山色雪边明。

大田春早农归业,故垒云空戍解兵。幽鸟亦知人意乐,飞来枝上语新晴。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三 山中晚步

〔元代〕 陈镒

诗人在山中,时夏忘热恼。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

虽云途路难,无使音书杳。人生谅有分,且复散冲抱。

次韵听竹亭

〔元代〕 陈镒

乘闲来坐此君亭,潇洒惟便客子情。门外黄尘深没马,谁知此地自秋声。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一

〔元代〕 陈镒

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

夏日周子符过访用杜工部严公仲夏枉驾草堂诗韵二首 其二

〔元代〕 陈镒

深谷幽居类隐盘,喜无俗客枉金鞍。门前脩竹笼烟碧,溪上闲云度水宽。

茶灶旋烧松叶湿,砚池频滴井华寒。君来莫讶无供给,野水添杯罄一欢。

游延庆寺

〔元代〕 陈镒

久厌城市喧,偶出览佳胜。迢迢转溪湾,翳翳入山径。

林深寒日薄,塔耸秋云净。翠光冷松杉,古韵度钟磬。

跻石遂幽讨,掬泉足清兴。忽闻禅老偈,颇发骚人咏。

尘空性自澄,妄去心始定。因悲射利徒,扰扰一何竞。

寄题陈此一鍊师寿岩诗卷

〔元代〕 陈镒

闻说仙都陈道士,灵书真篆得心传。药炉火暖金丹熟,寿穴云深石髓坚。

鹤趁笙声岩顶月,龙回剑影洞中天。彭篯骨相应难老,且住人间八百年。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 其二

〔元代〕 陈镒

路入琅山十里郊,曾闻卓锡盖新茅。灵岩中竖擎天石,祗树东回偃月梢。

欲比渊明来入社,也应支遁肯联交。他时襆被来寻约,长听钟声夜半敲。

三岩

〔元代〕 陈镒

尘土寰中有底忙,禅扉咫尺自清凉。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

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凭谁捲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次韵郑训导二首 其二

〔元代〕 陈镒

一水回环漾浅沙,竹林深处老夫家。山童招鹤穿樵径,溪鸟窥鱼立钓槎。

人得居闲心独静,诗因吟苦句方嘉。穷居渐觉回春意,檐外梅枝已着花。

次韵村居

〔元代〕 陈镒

寂寞三家市,龙钟七十翁。相逢说生理,自诧得农功。

雉雊来牟熟,蚕登桑柘空。时平人意乐,邀我一尊同。

次韵题江山小景二扇面 其二

〔元代〕 陈镒

江上数峰凝紫烟,江头一水碧于天。月华明处秋空阔,疑有缑山驾鹤仙。

次韵郊居

〔元代〕 陈镒

细水黄泥路,空山白板门。一身安畎亩,万事信乾坤。

架上旧书满,瓮头新酒浑。小儿能采药,粗可给晨昏。

客中思归

〔元代〕 陈镒

世道艰难转觉危,回头五十五年非。红旗黄纸从无分,白发青山可息机。

二顷稻田环马墅,一区茅屋傍渔矶。西风吹动家乡念,心与孤云稍稍飞。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六

〔元代〕 陈镒

溪头拟结野翁亭,更种溪傍万竹青。白发一尊聊自遣,夜深时看老人星。

再用韵答松阳诸友 其二

〔元代〕 陈镒

二年孤馆客忘归,身似飞乌绕树枝。世路风尘多丧乱,故山松桂几怀思。

黄花红叶秋将晚,流水閒云意自迟。万事无凭如梦饱,区区谁解悟真饥。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