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苏轼苏轼的诗词
苏轼

苏轼

[ 宋代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名句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宋代〕 苏轼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宋代〕 苏轼

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

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

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

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

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以此杀其身,何啻抵鹊玉。

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

〔宋代〕 苏轼

之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

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

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

家人自约敕,始慕陈妇孝。

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

阑干玉绳纸,耿耿太白晓。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宋代〕 苏轼

我本糜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谓君朝发燕,秣楚日未欹。

云何中道止,连蹇驴骡随。

金鞍冒翠锦,玉勒垂青丝。

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

均为人所势,何必陋盐辎。

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调习困鞭箠,仅存骨与皮。

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

他人闻定笑,聊与吾子期。

空斋卧积雨,病骨烦撑支。

秋草上垣墙,霜叶鸣阶墀。

门前自无客,敢作扬雄麾。

候吏报君来,弭节江之湄。

一对高人谈,稍忘俗吏卑。

今朝枉诗句,粲如凤来仪。

上山绝梯磴,坠海迷津涯。

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

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宋代〕 苏轼

月次於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广陵后园题申公扇子

〔宋代〕 苏轼

露叶风枝晓自匀,绿阴青子净无尘。

闲吟绕屋扶疏句,须信渊明是可人。

赠黄山人

〔宋代〕 苏轼

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

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

绝学已生真定惠,说禅长笑老浮屠。

东坡若肯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

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宋代〕 苏轼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披锦亭

〔宋代〕 苏轼

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谁道使君贫且老,绣屏锦帐咽笙簧。

塔前古桧

〔宋代〕 苏轼

当年双桧是双音,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归去来集字十首

〔宋代〕 苏轼

与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欢。

风光归笑傲,云物寄游观。

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

东皋清有趣,植杖日盘桓。

次韵子由送赵?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宋代〕 苏轼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言従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

盐官绝句四首

〔宋代〕 苏轼

南寺千佛阁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构筑便能高。

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

北寺悟空禅师塔(名齐安,宣宗微时,师知其非凡人。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塔前古桧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

僧爽白鸡(养二十余年,常立坐侧听经。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

〔宋代〕 苏轼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

凭君说与埋轮使,速寄长松作解嘲。

(送张天觉诗有埋轮及河东悭之语。

)无复青粘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

次王定国韵书丹元子宁极斋

〔宋代〕 苏轼

仙人与吾辈,寓迹同一尘,何曾五桨馈,但有争席人。

宁极无常居,此斋自随身。

人那识郗鉴,天不留封伦。

误落世网中,俗物愁我神。

先生忽扣户,夜呼祁孔宾。

便欲随子去,著书未绝麟。

愿挂神武冠,往卜饮马邻。

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

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

陈季常见过三首 其三

〔宋代〕 苏轼

闻君开龟轩,东槛俯乔木。人言君畏事,欲作龟头缩。

我知君不然,朝饭仰旸谷。馀光幸分我,不死安可独。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宋代〕 苏轼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

〔宋代〕 苏轼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宋代〕 苏轼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

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

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

(时詹方议葬暴骨。

)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宋代〕 苏轼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将赴河中,密迩太华,九仙在东武,奇秀不灭雁荡也。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首页  48 49 50  尾页